2021年5月8日 星期六

關於《備課、觀課,議課》二三事(五)~反思性實踐的觀課與議課在看什麼?議什麼?

        很多老師向我詢問:反思性實踐的觀課在看什麼?議課在議什麼?我利用20210507李宗翰老師在文德國小進行的一場公開課為例,簡要寫出我自己是如何進行的。因為我想在公開課堂裡盡可能蒐集「教材、教法、學生、情境、環境」間交互作用的資料。所以我會在觀課時,分別觀察:

  1. 授課者在哪個時間,發動了重要的教學活動。
  2. 在上述那個重要的教學活動時,師生的語言流動情況。
  3. 我所觀察的那一組學生,彼此間有哪些細膩的語言、肢體語言與學習情況。


接下來等整堂課都蒐集完成後,我會根據這些資料,盡可能依據前後文字,或是不同段落的文字進行分析、比較、檢視,將可以抽出上位概念的框起來並用不同顏色的筆以抽象化的概念為這些文字命名。接著將這些概念分類,並以抽象程度更高的名詞,為某一群概念再次命名。命名的根據來自我對教學理論、科教理論、學習共同體的理解去做篩選命名,最後提交到議課現場,和夥伴教師們激盪交流,為這些名詞尋找更多他人蒐集到的證據。


因為我不是這堂公開課的主持人,所以上面是議課時身為觀課者的我為全場議課私下所做的小記錄。也因為不是議課的主持人,所以我不太能夠進行議課教師間的串聯與返回動作,更難進行ORID討論法中有關觀課者當下直接的感受、反應;讓觀課者間對事實分析與自己的感受比較,甚至提升至理論探討;邀請觀課者訂定目標與下一步,找出回到自己的課堂下一步可應用、執行與改善的地方。



在我自己的紀錄上,有底下這些學習反思:

從課程教材設計來看

學生沉浸在碳酸水與蘇打水的文本爭議中,很努力的想確認兩者間的異同,這部分需要教師對學生相當程度的熟悉方能精準研擬這樣的情境問題。從14:24文本的碳酸水溶液轉場到14:54討論以檸檬酸水溶液進行預測,第3組某位學生提出「為什麼要做檸檬酸水溶液而不是碳酸水溶液」,組內看不出有人回應。這個問題太棒了,很適合下節課提出深入探究。

14:57教師請學生預測檸檬酸水溶液與小蘇打水溶液混合後的酸鹼性,成功蒐集了學生的不同觀點,這讓我很想知道宗翰「為什麼會想從『確認碳酸水與蘇打水兩者間的異同』這一個情境脈絡,轉移到『預測檸檬酸水溶液與小蘇打水溶液混合後的酸鹼性』?」

從教學方法來看:

宗翰已知學生在酸鹼中和反應會有迷思概念,因此採用POE教學法進行概念改變的教學;為提升學生在問題解決的學習表現,準備許多不統一規格的藥匙;為蒐集學生的迷思概念,利用iPad的記事本記錄學生的觀點;為引發全班表述多元見解,用觸屏展示個人的觀點進行論述。這些是目前從觀課、從教學者說明中可以學習到的。但其中最讓我疑惑的是「當觸屏呈現完一個又一個學生的不同觀點後,每個觀點畫面並不會『同時』留在觸屏上,學生要如何在後續5個觀點之後還保有及時印象,而能相互對照、甚至批判呢?尤其是更多位學生發言的情況下,「個人觀點的可視化」極為重要,因此這很值得研擬出可行的方法。而我,回到自己的課堂又會怎麼克服iPad與觸屏無法同時「既呈現發表現況又呈現已發言過的每個人的可視化觀點」,這個困境還要再想想,目前沒有解決方法。

從學生現場的學習記錄來看:

這班學生普遍擁有「酸與鹼混和就是酸鹼中和,所以是中性」以及「酸比鹼強,所以當酸和鹼混合時會變成弱酸」兩種觀點。

「酸與鹼混和就是酸鹼中和,所以是中性」這個迷思概念是宗翰一開始就預想好的,也是他採取POE教學的原因,但有趣的是為何學生為何為形成「酸比鹼強,所以當酸和鹼混合時會變成弱酸」這種觀點呢?

針對為何學生會形成「酸比鹼強,所以當酸和鹼混合時會變成弱酸」這種觀點,在我的提問下現場老師們紛紛提出不同意見,我將其歸納出底下4種看法:

1、小蘇打餅乾可以吃,造成學生認為鹼比較弱。

2、學生對鹼的性質不熟悉,把鹼當成鹹。

3、教師前一節的酸鹼變色教學,選擇的酸是強酸或是濃度較大,鹼卻是弱鹼或濃度較小,以致指示劑造成了迷思。

4、選擇的文本語意不清,在文字敘述時不經意的提到「檸檬酸是強酸」,造成學生迷思概念的形成。

我的學生也會有這個觀點嗎?我也會在不經意的教學裡選擇了酸是強酸或是濃度較大,鹼卻是弱鹼或濃度較小的水溶液嗎?回去要重回班上口頭問一下學生來確認啊。

另一個事件是:一開始多數組別在組內討論時都認為「酸與鹼混和就是酸鹼中和,所以是中性」這個觀點,但當移轉至全班討論,第一組提出「酸比鹼強,所以當酸和鹼混合時會變成弱酸」這種觀點時,其他學生似乎被說服了,這真是有趣的現象。很想瞭解這一班學生是什麼原因改變了她們原先的觀點?





從情境/環境角度來看:

宗翰老師有提到為了培養學生合作與聆聽的能力,所以這次他讓學生2人或3人一台iPad。在我觀察的第3組學生中,S25因為注意到和她同組的2位同學無法觀看到畫面,而不時調整iPad角度,這個舉動讓我印象深刻~多麼若有似無、呵護同學的肢體語言啊,這不是突然就能形成的情境,感謝導師、任課老師長期的經營,讓學生能支持自己的同學。

暫結論:

觀課是站在學習者的角度檢視學生如何學習;議課則是站在學習者的角度,根據剛剛的課堂為下一堂課進行備課。教學者越瞭解課堂現況,自然會跟著調整自己的課程、教學與班級經營方式,甚至是與學生的互動。技術性實踐的備課、觀課與議課有其優點,但不論如何客氣的給教學者建議,都是一種「我教你」、「我比你優秀」的意識,對於落實教師專業社群的社群性、或是學習共同體所說的同僚性,可能都不是最佳的策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