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8日 星期日

用專題發表辦一場扎扎實實的科學教育嘉年華

 延伸閱讀:

不一樣的科學教育嘉年華~從「快樂的學習」到「學習的快樂」間,我們可以做的事

我們該追求「快樂的學習」還是「學習的快樂」?

余俊樑 / 沙崙國民小學教務主任

本文已刊登新北市教育電子報第318期

一、前言

去年(109年)初應濂洞國小邀請為新北市科學教育電子報293期撰寫了一篇「不一樣的科學教育嘉年華~從『快樂的學習』到『學習的快樂』間,我們可以做的事」;今年則應復興國小邀請,再次為318期電子報撰寫「科學教育嘉年華」主題文章,因此我將針對去年的觀點做深一點的闡述。

前期提到為普及科學教育,推廣大眾科學,「科學闖關」、「科學體驗」、「實驗手做」以及「科學演示」等動態活動是各級學校、縣市政府、乃至科學教育中心、相關藏館無可免俗的首要規劃,但這種煙火式的科學嘉年華活動雖然是需要的,但不宜擴大辦理。因為在求量的行銷需求下,拼翻桌率的活動設計會造成參與者探究時間短暫,無法深入思考、這種淺嚐即止的淺學習,容易造成科學概念上的迷思,不利更高深的科學概念學習。科學教育的深耕來自每日的課堂的深學習(deeper learning)。課堂上的具體實作(hands-on)有助於興趣的啟發;以培養思維的方式進行探究,有助於培養學生思考能力;以浸潤式的方式進行科學閱讀,有助於提升學生的探究層次。如果要辦理一場具特色、符合十二年國教理念、兼顧學習理論,但又不是煙火式的科教育嘉年華活動,我建議以「專題發表」的方式進行。

二、實踐自己的想法,成就自己的專題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教育部,2014)期待校訂課程能有跨領域的專題探究課程,而高中則列專題實作為必修課程,顯見專題(project)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有關利用專題來進行學習的研究國內外已有眾多相關文獻。舉凡專題導向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專題研究(Project Study)、專題製作(Project Work)、專題實作(Project-Based Practical Course),都是希望學生的學習活動,圍繞著一個專題在進行,藉由問題引發學生學習的意願,讓學生和老師共同專研探究這個問題。而學生經由資料的蒐集、資料的閱讀、相互討論與瞭解的研究過程,最終以報告的形式呈現最後的研究成果,分享與其他社群。這種學習樣態對實際參與專題製作的學生而言,是一種結合實作(hands-on)、思考智能(thinking skills)與探究(inquiry)的深學習(deeper learning);對參觀、聆聽成果發表的民眾與學生而言,多元類型主題、多元展演形式所呈現的報告,因為可以和作者面對面交流、諮詢、分享與討論,更是難能可貴的深學習(deeper learning),既創造行銷宣傳所需要的人流,更有機會創造參與者的心流(flow)。

參加科展、做專題研究、獨立研究,在許多學校,只有成績最好的學生或資優生能參加。沙崙國小向眾多突破現狀的前行者(例如秀朗國小、秀山國小、光仁國小、康橋國小、育才國小)學習、致敬,從2013年起辦理校內的專題發表,高年級的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找自己喜歡的題目,大展身手。

三、打造一個樂在其中的專題發表園地

要成就專題發表,必先有專題研究與製作;學生要有作品,必須要有老師指導。在沙崙國小,目前專題研究由各班自然科任老師、或是有意願的級任導師帶領,利用午休40分鐘或課後、假日、寒假集訓時間,讓學生討論,並適時給學生意見、掌握進度。因為是人人可做的專題,所以在選題上,我們不要求學生提出超越同齡學童的計畫,也不必刻意找自己不曾想過的主題,反而鼓勵學生從自然課本、趣味實驗、生活經驗中找題目。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本的熟悉度,跳脫「我已經學過、我已經會了」的刻板印象,我們會在課堂中特意展示課本裡面有很多實驗,可能只從一個方向思考,但還可以透過文獻分析、同儕討論,來察覺課本的實驗仍有很多方向還沒有說清楚,值得探究,就此鼓勵學生鑽研下去。在沙崙,一組專題的研究歷時約五個月,跨越上、下學期。整個歷程,老師並沒有預設學生因為專題探討而有特殊發現,反而是希望學生能從專題研究中培養科學素養。

專題的發表,是整個漫長研究後的總結,也是學生沉浸在研究歷程中的最高潮,多數學校會以校內競賽的形式邀請校內專家進行評審,甚至讓學生進行人氣投票。在沙崙,我們以不一樣的角度看待學生的專題發表。每年三月,學校會在星期六的上午舉辦「中年級科學實驗競賽」,檢核學生的實驗能力,為下一階段作準備;下午則舉辦「高年級專題研究競賽」,邀請家長見證孩子的成長;邀請校外專家、教授作為評審,讓學生用心產出的作品能被用心對待,更能從中得到來自專業人士的建議,每一年都有20-30多件專題作品產生,今年(2021年)更產出了第一件社會人文學科的專題作品,令人開心。不僅如此,為了將這場專題發表的效益發揮到最大,我們串連有興趣帶隊參與的學校、鄰近的區域資優生,將他們的專題作品或獨立研究帶到沙崙共同發表,相互交流,著實打造了一個樂在其中的專題發表園地。我們和學生說:「學校的老師想默默的守護在你們身旁,看著你們長成專家的樣子與現場的專家對話,這是身為教育者的我們最開心的事啊!」

專題發表結束後的隔天我們開放展場,特別安排高年級和中、低年級混搭,當每個學長姐牽著一個學弟妹,在不同的專題展版前進行示範、解說、導覽與教學時,我們看見孩子的另一面~就在他有能力守護他人的時候。

四、結語

為普及科學教育、推廣大眾科學;為深耕科學教育、精進課堂教學;為辦理一場具特色、符合十二年國教理念、兼顧學習理論,但又不是煙火式的科教育嘉年華活動,本文提出以「專題發表」的方式進行。而讓學生用專家的樣子與現場的專家對話;向他的父母親人、同學與學弟、妹分享自己的努力,我想這應該是教育最美麗的風景了。

圖1沙崙國小的專題發表現場

圖2學生正在進行實驗蒐集數據

圖3學生向專家教授進行專題發表家長可以在旁聆聽見證孩子的成長

圖4專家教授的專業建議讓學生的作品被用心對待

圖5學長試著解釋他人的作品讓學弟妹理解

圖6學姐試著解釋自己的作品讓學妹理解

圖7學姐向整班學弟妹說明自己的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