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如何撰寫自然科學素養導向教案(四)教學流程與教師提問的撰寫~從探究層次簡案邁向「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思考智能教案」的編寫

延伸閱讀:

如何撰寫自然科學素養導向教案(一)從理解十二年國教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開始

如何撰寫自然科學素養導向教案(二)學習目標的撰寫

如何撰寫自然科學素養導向教案(三)教學流程與教師提問的撰寫~從簡案開始瞭解探究層次的差異

如何撰寫自然科學素養導向教案(五)教學流程與教師提問的撰寫~問題解決能力與思考智能「交互作用」的教案編寫:以康軒版簡單機械單元為例

        十二年國教自然領域課程綱要將探究能力區分為「問題解決」與「思考智能」兩項,因此這兩個要項便成為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內容。學生在進行探究時,需要問題解決與思考智能同時運作、交互運用;在撰寫教案時,當然也會希望撰寫者能同時思考這兩個要項,思考該如何讓學生在教學脈絡中進行學習。「問題解決」與「思考智能」這兩個一個外顯、一個內隱,課堂上可以透過「指令、提問」讓學生表現出我們想培養的能力並藉此評量,但若要在教案中呈現「問題解決」與「思考智能」的教學流程,則需要關注師生、生生間的思考脈絡,換句話說,我們要將學生如何思考,以及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思考用文字呈現在教案中。

第三篇文章我曾建議讓初學者或師資生以Herron(1971)的探究層次為依據分別撰寫教學簡案,分析、比較不同層次的探究在教學流程以及教師提問上有何差異,因為用提問來串接教學流程,有助於讓設計者朝學生中心的角度思考問題的合理性與必要性。Herron探究層次分類中依據學生的給予項目:Teacher supplied problem、Teacher prescribed procedure、Solution known in advance,可以將探究的類型區分成確認(confirmation)層次或稱食譜式探究:學生根據指定的步驟去確認課本的知識;結構探究(structured inquiry)層次:提供問題及步驟,由學生找出解答;引導探究(guided inquiry)層次:只提供問題,由學生進行探究活動;開放探究(open inquiry)層次:由學生自己找出探究問題、規劃程序、 找出未知的答案如果我們再與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探究與國家科學教育標準)(NRC, 2000)第29頁的表2-6相互對照,就可以發現:最左欄是探究的基本特徵,基本上也是探究教學的流程;接下來右側的四欄,可以看出擁有Herron四個探究層次的樣貌,並且更為細膩的詮釋課堂內探究教學的各個階段,這可以作為探究教學下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參考。


我將洪振方(2003)教授「探究式教學的歷史回顧與創造性探究模式之初探」文章第181頁上的表4( 課室探究的基本特徵和探究型態的變異)進行整理,Herron、十二年國教的內容分別放入相關的位置後,可以更清楚的看出「探究教學下,教師在每一個階段下可參酌的教學目標或學生的學習目標

仔細思索,表1這個以「問題解決」流程為架構的表中,其實隱含著十二年國教自然領綱有關探究能力的另一半要項,也就是「思考智能」,表1的每一個探究教學的時點,都充斥著對思考智能的要求與期許,如圖1-1、1-2、1-3與1-4。





釐清這四者(科學探究層次、課堂探究型態、問題解決與思考智能)的關係後,就可以思考:如何讓師資生或初學者能快速的理解、並將這樣的觀點應用在撰寫「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思考智能教案」上。底下記錄了我的學生從探究層次簡案邁向「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思考智能教案」的歷程,首先,我重新編修了教案格式,希望讓師資生或初學者能夠在撰寫教案過程中不斷檢視學習目標、探究層次、探究型態與思考智能間的對應。



我們先看看上面這組撰寫的教案,當他們有這樣的思考與嘗試時,代表他們已經開始思考:「每個問題解決的探究階段,是否都會經歷完整的四個思考智能(想像創造、推理論證、批判思辨、建立模型) ?

這組的教案編修到這裡,遭遇到了困境。《國小自然科學教材教法教材教法》教科書P67-73有段「批判思辨教學」的描述,詳細列舉批判思辨教學的流程:提供科學問題情境、產生解釋、驗證解釋、統整活動。師培生參照教科書進行教案設計時,很容易將「產生解釋」「驗證解釋」的解釋(explanation)與問題解決流程(例如五E)中的解釋(explanation)相混,其實兩者並不相同。一開始時我並沒有發現這個問題,直到批閱學生教案後才確認這問題的嚴重性。


我是這樣思考的:教科書內所謂批判思辨教學流程所提到的解釋(P67-70),應該是指「尚未經過實驗驗證,是一種學生的假設(hypothesis),而非已經實驗驗證後、用來說明、詮釋性質的解釋」。(註1)因此當這組以這種觀點再次撰寫教案時,寫出來的教案已經往十二年國教下素養導向教案的樣貌邁進。
底下是另一組師資生的教案,他們遭遇的情況與前一組並不相同。



上面這組所編寫的教案碰上師資生與初學者普遍會遭遇的困境:一節課40分鐘想教很多概念,因此做了很多提問,但問題與問題間都是細小、瑣碎、封閉式的提問,不僅在教學流程上無法前後連貫,也無法在學習目標、探究層次、探究型態與思考智能間做出對應。




這組與我討論後,開始朝著我建議的視角出發:「從生活情境中想一個問題,盡量串聯這個單元教授的科學概念」,因此她們提出從「吃柚子著手,找出柚子怎麼來、再引導到柚子繁殖器官與繁殖方式的探討」。對師資生來說這是一個很棒的突破,但回到教案撰寫時,又出現無法在學習目標、探究層次、探究型態與思考智能間做出對應的情況,而且和前一組一樣,也將批判思辨中「產生解釋」與「驗證解釋」的解釋(explanation)與問題解決流程(例如五E)中的解釋(explanation)相混



經過幾次的來回修正,這組總算在學習目標、探究層次、探究型態與思考智能間做出比較相互對應的情況,而後續幾場的試教也越來越好,漸入佳境,值得肯定。

底下是另一組師資生的教案,他們的教案撰寫情況也蠻值得與大家分享。


這一組很特別的地方在:他們在一節課的時間裡不時會出現值得討論很久、探索很深的題目(例如:為什麼魯凱族會選用岩石作為房子建材?為何地面磁磚不用石灰岩?如何判斷河的兩岸何處合適建成港口?河道型態發展排序?),但他們卻無法察覺這些題目在科學概念上的意義,以至於幾乎用師生一問一答的方式編寫了這一次的教案—好像這個想像中的班級全部都是資優生一樣。





經過幾次的來回修正,這組的教案在學習目標、探究層次、探究型態與思考智能間也做出相互對應的情況,可惜的仍然是師生一來一往、統問統答的教師中心樣貌,而這一部分則需要等待他們看到自己的微試教影片,再藉由逐字稿與文獻相互對照、帶著他們不斷反思來改變了。

        這樣的教案格式轉變,對師資生與初學者來說都是鷹架,有助於幫助他們從探究層次簡案邁向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思考智能教案」,熟悉後終將逐一拆除,接著也期待他們可以走回撰寫「詳案」的路線~學生如何思考,以及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思考用文字呈現在教案中。對於藝術教育專業本科的他們,我要求他們:從生活情境中想一個問題,盡量串聯這個單元教授的科學概念」,因此這個生活情境中的問題,難度將會是近側發展區的上緣」的題目,藉此讓整個教案都能沉浸在同一個學習脈絡裡。很感謝他們不斷的在課後透過線上進行討論、反思,並一遍又一遍的朝我建議的方向修改,能撰寫出這樣的自然科學教案,我以他們為榮。

註1:《國小自然科學教材教法教材教法》教科書P67-73有段「批判思辨教學」的描述,詳細列舉批判思辨教學的流程,包含:提供科學問題情境、產生解釋、驗證解釋、統整活動。對於這裡的「解釋」一詞,我認為應該是指「尚未經過實驗驗證,是一種學生的假設(hypothesis),而非已經實驗驗證後、用來說明、詮釋性質的解釋」。這個想法我曾與學有專精的教授討論,也獲得類似的意見,但因尚未徵詢那位我敬愛的教授同意揭示姓名,因此沒有放入內文中。未來如果教科書有機會改版,建議可以加以區分。

參考資料

洪振方(2003)。探究式教學的歷史回顧與創造性探究模式之初探。高雄師大學報,15-3。641-662。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0). 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A guid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21年12月30日取自:https://www.nap.edu/catalog/9596/inquiry-and-the-national-science-education-standards-a-guide-fo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