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如何撰寫自然科學素養導向教案(二)學習目標的撰寫

延伸閱讀:

如何撰寫自然科學素養導向教案(一)從理解十二年國教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開始

如何撰寫自然科學素養導向教案(三)教學流程與教師提問的撰寫~從簡案開始瞭解探究層次的差異

如何撰寫自然科學素養導向教案(四)教學流程與教師提問的撰寫~從探究層次簡案邁向「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思考智能教案」的編寫

如何撰寫自然科學素養導向教案(五)教學流程與教師提問的撰寫~問題解決能力與思考智能「交互作用」的教案編寫:以康軒版簡單機械單元為例

        前一篇提到:學習目標應該包含學習內容中有關學科知能的表述以及學習表現的表述。因此邀請教案的撰寫者或師資生藉由闡述「因應學生現況而挑出的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將會對學習目標的撰寫產生察覺—察覺到該領域的理念。

        學習目標的產生,主要是由學習表現、學習內容所形成的兩個向度交互作用發展而成。有些專家建議可讓撰寫者從學習表現裡尋找學習目標動詞,另在學習內容裡挑選學習目標名詞,這樣有助於學習目標的撰寫。陳佩英與愛思課團隊(2017)則認為學習目標的主詞是學生,透過可觀察的動詞,教師可以從受詞檢核學生該學到的學習內容,所以學習目標的敘寫應包含主詞、動詞及受詞。

  1. 學習目標的主詞:學生,可以不寫出來
  2. 寫出可供觀察的動詞:認知、技能或情意的可觀察動詞
  3. 寫出可供檢核的受詞:呈現學習內容

王淑慧(2021年10月12日)則贊成採用學習者(Audience)、行為(Behavior or capability)、情境(Conditions)、標準(Degree)等四項ABCD要素來敘寫學習目標(Heinich, Molenda, &Russell,1989)。

    1. 學習者(Audience):以學習者角度為出發點設計。
    2. 行為(Behavior or capability):學習者將會學到的行為或技能。
    3. 情境(Conditions):學習者在什麼條件進行知識、技能或態度的學習 。
    4. 標準(Degree):學習完畢時, 評量學習成功的標準。

    目前多數教案的學習目標,採用相對簡化的敘寫方式。



            因應素養導向教學著重情境與脈絡化的學習,對於初學者或師資生,個人比較建議採用學習者(Audience)、行為(Behavior or capability)、情境(Conditions)、標準(Degree)等四項ABCD要素來敘寫學習目標,另外搭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領域課程綱要核心素養發展手冊第46-47頁的核心素養項目表達之動詞表,引導初學者或師資生從「認知、技能或情意的可觀察動詞」中,察覺不同動詞對學生的學習層次有所不同,在撰寫學習目標時需要搭配學生目前的學習情況予以挑選,當然也必須認知當我們挑選了這些動詞後,學習評量的層次也跟著不同。




    上一篇(如何撰寫自然科學素養導向教案(一)從理解十二年國教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開始) 提到,我的學生從盡可能闡述「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掌握兩者的科教意涵開始敘寫學習目標,在一週內修改了4至6次。本週,他們則要接著藉由學習者(Audience)、行為(Behavior or capability)、情境(Conditions)、標準(Degree)等四項ABCD要素來修改前一週敘寫完成的學習目標,以便確認學習情境脈絡。最後,再從認知、技能或情意的可觀察動詞中精緻化學習目標的歷程。透過這樣系統化、由上而下的思考,學習目標將比較容易在敘寫接下來每一節課的教案時「被」考量。




    〈換下一組〉


    〈換下一組〉


    參考資料

    王淑慧(2021年10月12日)。教學目標(學習目標)概述。取自  http://dlweb01.tzuchi.com.tw/dl/edu/aboutus/affair_edu/lessons/%E6%95%99%E5%AD%B8%E7%9B%AE%E6%A8%99%E6%A6%82%E8%BF%B0.pdf

    陳佩英(主編)(2021年10月12日)。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初階工作坊實踐手冊。取自 https://saprogram.info/201711/4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