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4日 星期四

蝴蝶觀察_鸞褐弄蝶(Burara jaina formosana)/橙翅傘弄蝶


        上圖是鸞褐弄蝶(Burara jaina formosana)/橙翅傘弄蝶(以下簡稱: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3齡幼蟲,頭部為黑色,上面約略有3~4個左右的黯紅色斑點,感覺上像是畫了國劇臉譜的臉。如果再仔細的看,可以看到整顆頭上佈滿了細細小小的毛狀物,光線打在毛上,毛尖還會發亮呢!。
        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3齡幼蟲的體色為黑色(有些人認為是墨色),從前胸始至腹部尾端止,表面中央有兩道細小的白色縱線貫穿整個胸、腹部;而在這兩道白色縱線旁邊又各有一道黃色細小縱線,也是從前胸始至腹部尾端止,好像是有人在幼蟲背上畫了黃、白、白、黃四道縱線一般。其中旁邊的兩道黃色縱線,從中胸開始到第7腹節止,各節上都在黃色縱線旁有黃色突出,感覺好像是畫水彩時,顏料水分過多所流下的黃色水漬,只不過是每節都有而已。另外,幼蟲尾端,也就是恰好位於上述兩條黃色縱線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個黯紅色斑點,讓整隻幼蟲看起來相當特別。

       
上圖是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3齡幼蟲的蟲巢,乍看之下,還以為只是一片枯黃的老葉,卻不想有一隻蟲蟲好端端地躲在裡面。這隻幼蟲在做蟲巢時,想必是把猿尾藤葉面中央部位橫向切開,保留葉脈中肋,再將切開部位的葉面反折,吐絲黏附成葉苞,生活在裡面而形成蟲巢。換句話說,就像是包水餃一樣,將水餃皮(猿尾藤葉)包住餡料(幼蟲自己),再沾水捏一捏(吐絲黏附)啦!上面這個蟲巢在製作的過程中,似乎有切斷葉子前端的水分運輸導管,以致於整個蟲巢枯黃、乾燥。不過,蟲蟲可是活的,這可以保證!

       
上圖這隻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幼蟲比較有趣,看到沒?牠竟然從蟲巢中鑽出頭來向大家打招呼了。上面這隻應該是2齡幼蟲,體常不過1cm左右,所以他的蟲巢特別的小,而且還是「半套」的。為什麼這樣說呢?你看上面的圖圖,猿尾藤葉尖僅有上半部的葉子往下包覆,不只是「家」很迷你,連通風也很好。

        住在這裡有一個好處,那就是「7-eleven」就在旁邊。看到那隻幼蟲伸出頭來的地方沒有?那裡便是牠用餐的地方。換句話說,想吃東西的時候,頭一伸就可以啃齧蟲巢附近的猿尾藤葉;吃飽了就往蟲巢裡面休息睡覺,以便成就牠的變身美夢。你想想,這不就是咱們人類羨慕的「錢多、事少、離家近」嗎?

       
前面一張相片和這一張相片所拍攝的主角都是同一隻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幼蟲,只是在拍攝這隻幼蟲時,不小心動到了猿尾藤,牠受到了驚嚇,一下子便縮回巢中,很久都沒有再出來。其實從這個角度,剛好也可以看見這個蟲巢的包覆密合程度不足,不知道這樣的居住環境會不會讓牠的生長產生變化,這是我很好奇的地方。

       
上面這一隻幼蟲,看起來做巢的功力還不錯,不僅整個葉子的輸水導管沒有因為做蟲巢而切斷,還能夠將葉子整個捲起來。不講你可能不知道!這隻幼蟲就是上面第一張相片中的幼蟲。剛帶回學校飼養的時候,因為蟲巢在猿尾藤移植的時候弄斷了,所以特別將牠放在新移植的植株上,第一張相片便是在那個時候拍的。隔天再回去觀察時,發現猿尾藤上多了一個蟲巢,而其他蟲巢的幼蟲還在原地,所以便知道牠在昨天我和學生離去後便找地方做了蟲巢。為了確認幼蟲還在蟲巢裡,我們除了用眼睛觀察外,還拍了一些相片做為佐證。

       
從上面這張相片裡,你可以看到蟲巢中的幼蟲,頭上的黯紅色斑紋似乎還看得見。由於拍這張照片時,戶外正在下著雨,刮著一點風,所以整個焦距有一點點的晃動,但還是可以看到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幼蟲躲在蟲巢裡的情形。

        其實也是自己心裡面的問題,不過因為自己對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不是那麼熟悉,所以有時候想到的問題會特別多。就目前所觀察到的三隻幼蟲看起來,牠們所築的蟲巢好像都在猿尾藤枝條的末端。當然,這種論斷太過武斷,因為野外觀察到的數量太少,當然不能成為一個結論,目前這也只是自己的一個小小的想法而已。就像是楊宗儒老師所說的:「要讓蟲蟲和植物告訴你事實的真相」,我在野外的時間不多,所以似乎還沒有找到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想告訴我的秘密。

     
 記得晟智曾經告訴我:「橙翅傘弄蝶幼蟲老葉、嫩葉都會吃」,從上面的相片中可以看出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幼蟲的食痕樣式:C字型的食痕並留下中肋,這種攝食方式其實蠻符合幼蟲的齧食特徵。還記得那隻「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幼蟲嗎?那隻幼蟲會以蟲巢四周的葉子作為攝食目標,但是其他隻幼蟲卻是「爬到離蟲巢較遠的地方攝食葉子,等攝食完畢再爬回巢中休憩」,單就這一點來說,我的學生現在的假設是「避敵行為」。至於這種行為會不會是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幼蟲中的一個特例個案,還是多數幼蟲都會這樣做,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來檢驗了。

       
上面這張相片倒要請各位猜一猜,這是什麼東西呢?仔細觀看上面的相片,應該可以辨識這棵植物是之前所說黃褥花科的猿尾藤,圖中大約有3片猿尾藤葉被白色的絲線以「左右各一片、下方補一片」的方式黏附起來,這會是什麼呢?看起來很像是「蟲巢」,但是,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的蟲巢,不是應該長的像是「包水餃」似的嗎?怎麼會以「三片猿尾藤葉」相互黏附的方式作蟲巢呢?為了證實這的確是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的蟲巢,我拍下底下這張相片做為佐證。

     
 看到沒?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的幼蟲真的躲在那裡,你看到了嗎?這的確是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的蟲巢。對於這個發現,我也和蝶會的柏昌討論過,兩人除了讚嘆蟲蟲的智慧外,似乎還需要在野外多多觀察,看看這個發現是特例還是常態;是飼養的關係還是野地的蟲蟲也會因地制宜。至少,目前市面上的蝴蝶書籍倒是很少有提到這方面的訊息,在這裡發表,希望能就教廣大的網路同好,一同學習。

        到目前為止,我觀察到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有三種築巢類型。第一種是大家所常見的「包水餃型」,以單片葉子完成蟲巢;第二種是也是以單片葉子來完成,將單片葉子整個捲起來的「捲葉型」;第三種就是剛剛所看到的「三明治型」,它是以多片葉子吐絲黏附的方式來完成蟲巢。

   
   上面這隻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終齡幼蟲所做的蟲巢,很明顯可以看出是屬於以多片葉子完成的「三明治型」蟲巢,只不過這回它是以「兩片葉子」就完成蟲巢,還不需要使用到3片呢。至於這隻終齡蟲的外型,可比小時候清楚多了,從頭部可以看出那個大家都認識的「大花臉」紅點。

        頭部紅點的個數到底有幾個啊?2~3齡蟲時,頭部很小,看不太清楚,我有時算到的是4個紅點,有時又覺得它有8個紅點,一直都無法確定。等到它長的大一點,到現在4~5齡左右時,便可以很清楚的計算出它黑色的頭部前端,也就是臉部的部分總共有6個黯紅色斑紋,只是靠近齧齒的部分的那兩顆牙齒顏色也很像黯紅色,小時候會讓我以為是斑紋,所以算起來有時是7個,有時是8個囉。

       
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終齡幼蟲的體色為仍然為黑色,其中腹部第2~8腹節背脊中央的顏色偏向墨綠色,和黑色的底色隱隱約約參差其中,和2~3齡蟲時的體色已經有很明顯的不同,相當容易辨識。正對著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幼蟲的背部細看,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從前胸始至腹部尾端止,表面中央仍然有兩道細小的白色縱線貫穿整個胸、腹部。還記得我在描述「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2~3齡蟲」外型時所說的嗎?一如之前的敘述:

這兩道白色縱線旁邊又各有一道黃色細小縱線,也是從前胸始至腹部尾端止,好像是有人在幼蟲背上畫了黃、白、白、黃四道縱線一般。其中旁邊的兩道黃色縱線,從中胸開始到第7腹節止,各節上都在黃色縱線旁有黃色突出,感覺好像是畫水彩時,顏料水分過多所流下的黃色水漬,只不過是每節都有而已。

        另外,幼蟲尾端,也就是恰好位於上述兩條黃色縱線的左右兩側,那2個黯紅色斑點,仍然是又大又明顯,真的是相當特別。

       
有沒有覺得上面這張相片有點怪怪的?的確是!因為這隻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4齡幼蟲怎麼不在蟲巢裡,反而自己爬到花盆外緣的邊邊角角上呢?那天我依舊按照每天固定的時間去澆水,原本想順便探望它一下,但不想在蟲巢裡找不到,在整株猿尾藤上面怎麼找也都找不到,剎時,我和學生像是失了魂似的楞在原地,腦中浮現的是一個星期前在這裡的猿尾藤被偷走、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幼蟲也順便被帶走的情景。這是我們最不樂見的情景,難道又重複發生了嗎?在上次的「失蟲事件」後,我們在飼養觀察區加裝了門鎖,幼蟲怎麼會不見呢?是麻雀或白頭翁捷足先登,將它拿來裹腹嗎?還是被蜘蛛吃了?被蜥蜴吃了?自己跑走了?

        一堆疑問在我和學生之間討論著,我蹲下來,不死心的轉著花盆,注意到花盆邊緣有一條像絲一樣的白色線條。我趴在地上、用眼角餘光掃視花盆外緣內側,才終於讓我發現他躲在這裡。花盆外壁上佈滿了白色的絲線,我心中大約有了一個譜……我向學生提問,希望學生大膽的假設看看「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幼蟲為什麼放著好好的蟲巢不住,要躲到這裡來呢」?一連串的問答後,學生和我的假設是:「它在找合適化蛹的地方」,至於這個答案正不正確,底下的說明可以看出端倪。

       
上面這張相片是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終齡幼蟲的前蛹。你看它位置已經找好了,整個身軀開始變的有點「肥、短」,你可以和前一張比較看看,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每一腹節幾乎都要「擠」在一起了。另外,白色的絲線佈滿在花盆的盆面壁上,而在盆緣外側也有一些教粗的絲線,它的功能為何,我可是想不透呢。


        幾天後,前蛹終於化蛹了,蛹體表面似乎佈滿了白色的粉狀代謝物,這種代謝物是什麼?有什麼功能?數量有多少?會持續不斷產生還是掉落後不會再補充,我想這都是未來可以研究尋求答案的地方。   在白色粉狀代謝物的表現內,可以看到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的蛹體本身,橙色的蛹體,腹部朝花盆內壁;頭部在相片的左邊,頭頂似乎有一個凸起,而腹端在相片的右邊,背部則是朝向外側。

        陳燦榮前輩在「彩蝶飛」第283頁中提到,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的蛹體有兩種型態,一種是「深褐色型」,另一種是「黃褐色型」。看起來我這一隻是屬於黃褐色型的蛹,所以在蛹體的兩側各節都有黑色斑點,這項特徵倒是相當明顯。


     
 上面這一隻是好不容易羽化的「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成蟲。為什麼說是「好不容易」呢?因為發現這隻蟲蟲的幼生期(2~3齡)時,剛好是2008年1月27日,凜冽的氣溫與多雨的天氣,讓這隻蟲蟲拖到4月才羽化,這一段以幼蟲過冬的生涯,想必相當漫長,一待4月春天到來後,化蛹、羽化僅僅才花了2~3個星期左右。

        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成蟲,觸角呈現英文字「L」的樣式,在轉折處特別膨大。頭部密佈橙褐色的短毛,眼睛在整個頭部的比例佔相當大的部分,所以很容易注意到它。在胸部四周,密佈黃褐色長毛,將整個胸部都包了起來,好像穿著毛皮大衣的女士,顯得有點高貴。腹部的黃褐色長毛明顯變少,而且可以清楚看見腹部的分節呢!在翅膀的顏色上看來,前翅與後翅腹面的底色呈現的是黃褐色,或者說是橙色,並且可以很清楚看到翅脈一條一條的分佈在翅腹的表面,不曉得「橙翅傘」的名稱是否由此而來。不過這不重要,因為我自己看起來,那些翅脈狀的斑紋倒真的像傘紋。

        圖上這隻成蟲看起來精神不是很好,因為他已經餓了三天,已經快不行了。由於它羽化的時候是在帳棚中,沒人發現,等到王文苑先生嘗試要將它抓到飼養箱給我看時,據說又一溜煙的飛掉,找都找不到。等到我得知訊息,在回到蝴蝶工作室找到它時,它已經1天沒有吃東西了。為了將它留下來拍照,我設法以養樂多嘗試餵食,但是經過週休二日,待得星期一早上趕忙去看時,發現養樂多沒有動靜,這隻鸞褐(橙翅傘)成蟲已經病奄奄的縮在帳棚的一旁了。


     
 從它的背面往下看,可以看到剛剛說明的「滿佈黯褐色長毛」的胸部,毛茸茸的相當明顯。另外,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成蟲的前後翅表面顏色和腹面不相同。除了前翅表面前緣,以及後翅表面後緣還可以看到黃褐色斑紋作為邊邊外,前翅表與後翅表都是黯灰色的底色。

       
從這個角度更容易看到剛剛說的:

「在胸部四周,密佈黃褐色長毛,將整個胸部都包了起來,好像穿著毛皮大衣的女士」這段說的『黃褐色長毛』指的是胸部腹面,不是表面,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密佈的長毛是黯灰色的,又長又灰,真的很像某些大衣內裡上的長毛,不是嗎?而後翅表面的後緣,有一整條沿著後緣描邊的黃褐色斑紋,在滿滿的黯灰色中顯的特別突出。

        據陳燦榮前輩的辨別技巧,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的♂♀判斷方式是細看成蟲前翅翅表中央,若中央有一枚黑色斑點,則這隻是♂蝶,若中央沒有黑色斑點,則這隻是♀蝶。從上圖中,你認為這是公蝶還是母蝶呢?我在拍照的時候,好像沒有特別注意這一部份,所以也許沒有照的很清楚。這一隻看起來好像沒有黑點喔?所以可能是一隻♂的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吧!


後記:

        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的觀察,目前我自己還沒有完整的紀錄到一整個世代,所以本想完整記錄到一整個世代後,再將這篇文章公開。但是很多學生、家長一直向我反應,由於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在網路上能找到的資料蠻缺乏的,所以我就厚著臉皮,嘗試用自己的風格寫了這篇「蝴蝶觀察系列」希望未來能逼自己一邊觀察、一邊記錄、一邊學習、一邊教學。

        對於蝴蝶的中文名稱,現在台灣似乎有著兩種不一樣的命名方式,一種是延續舊有的中文俗名;另外一種是以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徐堉鋒教授為首的新命名系統。對我自己來說,這兩種命名方式,在我自己學蝴蝶辨識的時候的確造成了一些困擾,到底該用新名字,還是舊名字來學習呢?

        每個人應當都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所以我藉由這篇文章的「後記」,說明我自己的看法。

        對我而言,記得起來比較重要!在我運用這兩套命名系統時,有些蝴蝶用舊的命名方式的確比較好記~像是黃三線蝶,新名是散紋盛蛺蝶、黑脈樺斑蝶,新名是虎斑蝶;但是有些蝴蝶用新的命名方式反而比較好記~像是豹紋蝶,新名是白裳貓蛺蝶、白鐮紋蛺蝶,新名是突尾鉤蛺蝶。但重點是:「中文名字只是『俗名』,只要能表達、能相互溝通就可以,拉丁文的學名,才是學術界對外重視的稱呼」。所以我自己是兩種都學,利用這些俗名「幫助我學習」,當然,這也是我自己喜歡的學習模式,藉助圖像化的命名,幫助我自己學習。當我和他人溝通時,若對方用舊式的命名方式,我便用舊式命名;當對方用新式命名,我便用新式命名。也許這樣很累人,但也不失為一個策略,因為我喜歡學習、喜歡研究原因、喜歡追根究底,所以命名的方式也是我想探究的一環,這種求知慾不為他人,單純是自己想學習的慾望。

        現在坊間大都還是使用舊式命名的人佔多數,新式命名系統的人佔少數,只不過最近出版的幾本蝴蝶相關圖鑑已經慢慢在內文或是在附錄增加新式命名做為參考資料,這也很值得玩味。

        我個人不想介入這場命名之爭,也不願因為這場蓄勢待發的命名之爭讓應該相互合作的學術界、實務界各自不相往來,這應該不是台灣生態保育界之福。

        我對蝴蝶的認知相當缺乏,我對植物的認識相當貧乏,我對這場命名之爭瞭解不甚充分……但這兩派的人士應該沒有人比我懂得如何指導我的學生該學的事物,因為我是老師,一位科學教育基礎工作者,我瞭解我的學生,就好像他們瞭解蝴蝶一樣。

        我尊重這些生態前輩,但也請這些前輩尊重我這位後輩,因為~我只想「好好的指導學生,學習這個時候他們該學的事」,不論用任何方法、用任何策略、用任何技巧,對於生態保育,我會想讓學生學到關於自然生態中「相互競爭但也相互合作」的意義。如果我的學生,因為我的緣故無法向前輩們學習,我會想盡辦法尋找幫助他們的第二種方式;如果我的學生,因為我的疏忽、因為我的篩選不足,無法在學習過程中學到「尊重他人」、「以理服人」或「合作」的重要,我寧可陪著學生從頭學習。

        本來這篇短文,我用的是『橙翅傘弄蝶(Burara jaina formosana)/鸞褐弄蝶』做標題,而且內文也以「橙翅傘弄蝶」這個新命名作為用語,但現在,為了某些原因,我將它改為 『鸞褐弄蝶(Burara jaina formosana)/橙翅傘弄蝶』,內文則以「鸞褐弄蝶(橙翅傘弄蝶)」的方式重新修正。或許又有人會質疑我為何不完全使用鸞褐弄蝶這個舊名就好了呢?

        您知道「科學本質」嗎?現在我正在教「科學本質」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