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4日 星期日

亮點是早就存在因挖掘而發現;不是為了亮點而去製造

        教育專業不應以行銷角度進行規劃。若以「每月至少提出 1 至 2 項小亮點政策」這種思維(有興趣的讀者可請參見局務會議紀錄)帶領全市教師辦教育,那教育將變成一次性的、煙火式的綜藝活動。既然每月可以出現小亮點,就不會是深耕的好政策。亮點,是早就存在因挖掘而發現;不是為了亮點而去製造。堅守深耕才是教育的本質,堅持與深耕10年、20年、30年後,會自然形塑無可取代的教育亮點。

        2016年02月19日遠見電子報有一篇以「未來Family 文/蔡慶玉」發表的一篇文章:「日本怎麼教出諾貝爾獎得主?」,文中的觀點是:

日本的自由研究課程以及不到最後不放棄的精神,造成日本教出許多諾貝爾獎得主


作者說他在教育現場觀察到,日本很鼓勵自由研究,自主學習的風氣很盛;也說日本全國從小學一年級到國中三年級,每年暑假作業都被規定要做「自由研究」,研究的主題完全是學生自由選擇。

        其實,日本大部分的教育制度和臺灣差不多,國小科學與數學課程大多都是非本科系的導師在進行教學,真正的差別在:日本人對『職人』認同。因此,在日本,會有人願意為一個『基礎到不行的基礎研究』研究30年以上,而日本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大多是這類人物。臺灣的國高中、小學自由研究、專題研究、自造與創造發明能力其實並不弱,很多科學教師也很專業,但『我們的領導者太喜歡站在浪頭上』傲視群雄,因此,新一波浪起、便帶著資源與人力往下一個浪頭邁進,不斷的尋找「亮點」,雖然這也是一種使命,但教育哪能這樣?從開放教育、小班小校精神、建構式教學、資訊融入教學、班班有電腦、電子白板融入教學、學習共同體、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翻轉教學、創客教育,哪一個不是「浪退了,換下一個?」現在台灣流行的創客教育已經逐漸發展成另一個『工藝課』,個人實在很好奇:在不求哲學思維以及慎思觀點下的創客教育,會被速食、追浪的觀點帶到何種情景?現在正夯的行動學習、AR/VR教學應用、STEAM課程又何時會在台灣的教育圈退場?

        「浪退了」,領導者也要另尋下一個浪頭。誠摯呼籲:想要追浪,請去當政客。教育不需要政客領導,請讓教育行政夥伴回歸專業;請讓願意留下來的人繼續在此揮灑斑斕,建立屬於學習的願景。

2019年2月,我和一群夥伴仍在這片漸被眾人遺忘的海面,在被看熱鬧者蹂躪之後的海面,創造20年後你們認為不可思議的亮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