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0日 星期二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小職前教師教學法探討_10602_大氣中的水_五E學習環教學法第一次詮釋

請以小組為單位,重複觀看影片、PPT、參考文獻進行省思,於03/24(六)晚上11:59前以一份World檔回答下列問題至雲端硬碟中。

(1)教案及微試教影片是否涵蓋「霧」的重要概念?佐證資料為何?

(2)教案中的「指標詮釋」部份,是否已經精準詮釋指標?佐證資料為何?

(3)教案及微試教影片中的「教師提問」能發動教學法中的每個步驟嗎?佐證資料為何?

(4)教案及微試教影片中的「教學流程」能精準按照教學法中的每個步驟實施嗎?老師合計講述時間少於50%嗎?佐證資料為何?

(5)使用五E學習環教學法能讓學生學到什麼?何時該用五E學習環教學法呢?

(6)Engagement,你會譯成「參與」或「投入」?和「引起動機」意義和作法相同嗎?你的理由及佐證資料為何?

(7)探索(Exploration)、解釋(Explanation),是教學者給予或學習者提出?和科學探究觀點有何異同?你的理由及佐證資料為何?

(8)比較「五E學習環教學法」、「Johann Friedrich Herbart的四段教學法」、「John Dewey 的問題教學法」、「Heiss, Obourn, and Hoffman 的學習環」、「Atkin-Karplus 的學習環」有何異同?你的理由及佐證資料為何?

(9)請觀看微試教影片中,以箭頭圖形畫出「教師、學生」之間的語言流動情形,從中你可以發現何種教學原理?

(10)請以「霧」為單元,重新寫一份你最滿意的的五E學習環教學法簡案(20分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