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小職前教師自然科學領域_11302_教學方法與教案撰寫探討2_科學探究層次在科學教學上的應用_食譜、結構、引導第一次詮釋

 20250325

同學好,本週作業如下:

一、請以小組為單位,詳細閱讀「國小自然科學教材教法第4章」,以及雲端補充的相關文獻,以雲端「03符合科學探究的教案撰寫空白表-食譜+結構+引導_五E」空白表10/30(日)晚上11:59前繳交20分鐘「符合科學探究的教案」PDF檔至google雲端/02教學方法/02食譜+結構+引導+五E探究資料夾中。上傳的檔案名稱請設定為「第○組__食譜+結構+引導+五E探究」,作業內文請包含組員姓名,各組單元內容如下:

第一組:如何保存食物?

第二組:動物如何求生存?

第三組:樂器如何發出不同的聲音?

第四組:光有什麼特性與現象?

第五組:太陽的位置和四季有關嗎?

第六組:如何知道力的大小?

第七組:燃燒的條件與如何滅火?

每一組都要繳交作業,但因第6組為報告組,故

1、第6組還需上傳介紹食譜+結構+引導在五E運用及「如何知道力的大小?」說課的PPT。

2、4/7(一)報告時間分配如下:

(1)第一節,由第6組「介紹食譜+結構+引導在五E運用的PPT及「如何知道力的大小?」的說課」,需符合:參考文獻為主,自己搜尋的其他資料為輔;全組組員共同上台輪流報告相同時間,合計20分鐘。不延長,時間到一定換人。

(2)第二節,由第6組進行「如何知道力的大小?」的結構式探究簡案教學,需符合:組員合計講述時間少於50%;一個流程用一個提問的方式,上完20分鐘;要有實驗操作;要有小組討論;需要全組組員共同上台輪流教學演示相同時間,合計20分鐘。不延長,時間到一定換人。

第6組向師培中心借「攝影機腳架(要有雲台)」、滾軸型延長線;請同學帶教科書、筆電或平板到教室,我們要錄影也會上傳平台提供討論。


2025年3月24日 星期一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小職前教師自然科學領域_11302_教學方法與教案撰寫探討1_學習目標的撰寫:學習內容、學習表現、學習目標、素養動詞與學習評量的關係

 同學好,本週作業如下:

一、請以小組為單位,詳細閱讀「國小自然科學教材教法第4章」,以及雲端補充的相關文獻,以雲端「02符合科學探究的教案撰寫空白表-食譜+結構+引導」空白表,於3/23(日)晚上11:59前,繳交20分鐘「符合科學探究的簡案」PDF檔至google雲端/02教學方法/食譜+結構+引導式探究資料夾中。上傳的檔案名稱請設定為「第○組單元內容__食譜+結構+引導式探究」,作業內文請包含組員姓名,各組單元內容如下:

第一組:如何保存食物?

第二組:動物如何求生存?

第三組:樂器如何發出不同的聲音?

第四組:光有什麼特性與現象?

第五組:太陽的位置和四季有關嗎?

第六組:如何知道力的大小?

第七組:燃燒的條件與如何滅火?

每一組都要繳交作業,但因第2組為報告組,故

1、第2組還需上傳食譜+結構+引導式探究的解說PPT。

2、3/24(一)報告時間分配如下:

(1)第一節,由第2組「介紹食譜+結構+引導式探究PPT及「動物如何求生存?」的說課」,需符合:參考文獻為主,自己搜尋的其他資料為輔;全組組員共同上台輪流報告相同時間,合計20分鐘。不延長,時間到一定換人。

(2)第二節,由第2組進行「動物如何求生存?」的結構式探究簡案教學,需符合:組員合計講述時間少於50%;一個流程用一個提問的方式,上完20分鐘;要有實驗操作;要有小組討論;需要全組組員共同上台輪流教學演示相同時間,合計20分鐘。不延長,時間到一定換人。

請第2組向師培中心借「攝影機腳架(要有雲台)」、滾軸型延長線;請同學帶教科書、筆電或平板到教室,我們要錄影也會上傳平台提供討論。

2025教學相長記錄----感謝所有陪伴我成長的教育夥伴

1、苗栗縣113學年度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與課程品質整體推動計畫/國中小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非專長授課教師增能研習講師(1場次)(2025.01.08)報告主題:不一樣的科學探究~星空單元探究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2、新北市113學年度自然科學領域非專長授課教師增能研習講師(1場次)(2025.02.26)課程名稱:國小自然科學領域單元教學研究-燃燒(文林國小)

3、新北市土城區廣福國民小學113學年度教師研習講師(1場次)(2025.03.19)課程名稱:自然科學領域命題評量與教學診斷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2024教學相長記錄----感謝所有陪伴我成長的教育夥伴

1.新竹縣六家國民小學112學年度第1學期素養導向評量策略與實作研習(1場次)(2023.01.06)課程名稱:素養導向評量策略與實作

2.新竹縣瑞峰國民小學112學年度第1學期教師增能研習(1場次)(2023.01.10)課程名稱:科學教育在課綱素養下的實踐

3.自然教材教法教授(師)社群之授課講師(1場次/Google Meet線上課程)(2024.01.30)課程名稱:112學年第二學期自然教材教法課程大綱分享

4.桃園市112學年度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與課程品質整體推動計畫國小領域教學圈—自然科學領域素養導向與授課增能研習講師(1場次)(2024.03.13)課程名稱:不一樣的科學探究~素養導向探究與實作課程的理論與實務(桃園市中壢區大崙國小)

5.新北市中和區復興國民小學典範社群研習授課講師(1場次)(2024.03.20)課程名稱:不同層次下學生為中心的科學探究課例實作

6.新北市112學年度自然科學領域非專長授課教師增能研習講師(1場次)(2024.03.27)課程名稱:國小自然科學領域單元教學研究-聲音與熱(文林國小)

7.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民小學112學年度教師研習講師(1場次)(2024.05.04)課程名稱:命題評量與教學診斷

8.桃園市112學年度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與課程品質整體推動計畫國小領域教學圈—自然科學領域素養導向與授課增能研習講師(1場次)(2024.05.15)課程名稱:不一樣的科學探究~素養導向探究與實作課程的理論與實務(桃園市大溪區僑愛國小)

9.教育部委辦「113年度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召集人經營力培訓課程之修訂、發展與實踐計畫 」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召集人講師線上人才培訓課程第一場授課講師(1場次/Google Meet線上課程)(2024.06.05)課程名稱:選修課程國小自然_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在國小自然領域社群的案例分享

10.教育部委辦「113年度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召集人經營力培訓課程之修訂、發展與實踐計畫 」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召集人講師線上人才培訓課程第二場授課講師(1場次/Google Meet線上課程)(2024.06.15)課程名稱:選修課程國小自然_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在國小自然領域社群的案例分享

11.教育部委辦「113年度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召集人經營力培訓課程之修訂、發展與實踐計畫 」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召集人講師線上人才培訓課程第三場授課講師(1場次/Google Meet線上課程)(2024.06.21)課程名稱:選修課程國小自然_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在國小自然領域社群的案例分享

12.桃園市112學年度國小自然科學領域召集人專業增能研習講師(1場次)(2024.07.03)課程名稱:不一樣的科學探究~素養導向探究與實作課程的理論與實務_四單元探究(桃園市中壢區青園國小)

13.新北市112學年度全國科學展覽團隊團進團出說明會(1場次)(2024.07.12)課程名稱:2024科展口說現場注意事項

14.桃園市113學年度國小自然科學領域召集人專業增能研習講師(1場次)(2024.08.15)課程名稱:教科書本位的科學探究~素養導向探究與實作課程的理論與實務(桃園市桃園區同德國民小學)

15.臺師大張俊彥教授研究團隊暨印度專家學者與新北市沙崙國小參訪交流報告講師(1場次)(2024.09.13)報告主題:挑戰美:沙崙國小的科學教育

16.新北市113學年度自然科學領域非專長授課教師增能研習講師(1場次)(2024.09.18)課程名稱:國小自然科學領域單元教學研究-太陽與光(文林國小)

17.新北市中和區光復國民小學113學年度教師研習講師(1場次)(2024.09.25)課程名稱:科學閱讀在自然科學領域的探究實作

18.2024新北市學習共同體市級公開課暨日本佐藤學教授專題講座備課工作坊第一場授課講師(1場次)(2024.10.04)課程名稱:學習共同體市級公開課授課教師共備

19.新竹縣瑞峰國民小學113學年度第1學期教師增能研習(1場次)(2024.10.30)課程名稱:SDGs潮流中,科學教育的閱、思、行

20.2024新北市學習共同體市級公開課暨日本佐藤學教授專題講座備課工作坊第二場授課講師(1場次)(2024.11.15)課程名稱:學習共同體市級公開課授課教師共備

21.金門縣113學年度科展指導教師增能研習工作坊(1場次)(2024.11.16)課程名稱:從教師的角度談科展作品的製作與指導技巧

22.2024新北市學習共同體市級公開課暨日本佐藤學教授專題講座備課工作坊第三場授課講師(1場次)(2024.12.06)課程名稱:學習共同體市級公開課授課教師共備

23.竹縣瑞峰國民小學113學年度第1學期教師增能研習講師(1場次)(2024.12.11)課程名稱:跨領域課程設計實作~以SDGs核心目標為例

24.2024新北市學習共同體市級公開課暨日本佐藤學教授專題講座備課工作坊第四場授課講師(1場次)(2024.12.17)課程名稱:學習共同體市級公開課授課(自然科學場)議課主持人

25.2024新竹市自然科學領域輔導團與新北市沙崙國小參訪交流報告講師(1場次)(2024.12.20)報告主題:挑戰美:沙崙國小的科學教育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小職前教師自然科學領域_11301_課堂教學的實踐4_微試教+觀課實作4_醃漬食品可以保鮮嗎?_結構式探究&5E學習環教學法&批判思辨教學//動物如何求生存?_鳥喙與食性有什麼關聯?_結構式探究&5E學習環教學法&批判思辨教學//大地如何變動?__結構式探究&5E學習環教學法&批判思辨教學

 20241217

同學好,本週作業如下:

一、教學者,請以小組為單位,「試教完成的修正成試教當天的」學生能力現況評估與教案設計,並於教案最後一頁敘寫「在影片與白板的撰寫中,對學生的發現、我當時的選擇,試教後的心得」於12/21(六)23:59前,上傳最新修改後的教案。

二、觀課者,請於12/21(六)23:59前,上傳個人觀課記錄於 07觀課記錄 資料夾中。

三、學習者,請於12/21(六)23:59前,請以小組為單位,選一節課,以A4敘寫「在學習中,哪裡覺得不懂?我當時希望有何種鷹架協助?試教後的心得」上傳至 07觀課記錄 資料夾中。


四、下週12/23(一)「期末考試」,提供考試範圍供大家準備、練習。

(一)康軒版:六上探索天氣的變化、五上神秘的天空、五下熱的作用與傳播

(二)問題解決的需求:分析發現、討論傳達

(三)思考智能的需求:推理論證、批判思辨

(四)採取的問題解決教學法為:五E學習環教學法

(五)要畫出10節課架構圖,教案僅需寫一節課。

(六)學習目標要採用學習者(Audience)、行為(Behavior or capability)、情境(Conditions)、標準(Degree)等四項ABCD要素來敘寫學習目標;教案的活動設計,需符合學習共同體的理念:

(1)教師的課堂三任務:聆聽、串連、返回。

(2)在課堂中讓學生透過協同學習、可視化、與自己、夥伴、世界對話。

(3)挑戰題應設計在ZPD的上緣,符合自然科學本質,高成就學生不太會、低成就學生有機會成功的題目。 


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小職前教師自然科學領域_11301_課堂教學的實踐3_微試教+觀課實作3_光的折射與特性?_結構式探究&5E學習環教學法&批判思辨教學//如何使高腳杯有多種演奏方式?_引導式探究&5E學習環教學法&批判思辨教學

 20241210

同學好,本週作業如下:

一、教學者,請以小組為單位,「試教完成的修正成試教當天的」學生能力現況評估與教案設計,並於教案最後一頁敘寫「在影片與白板的撰寫中,對學生的發現、我當時的選擇,試教後的心得」於12/14(六)23:59前,上傳最新修改後的教案。

二、觀課者,請於12/14(六)23:59前,上傳個人觀課記錄於 07觀課記錄 資料夾中。

三、學習者,請於12/14(六)23:59前,請以小組為單位,選一節課,以A4敘寫「在學習中,哪裡覺得不懂?我當時希望有何種鷹架協助?試教後的心得」上傳至 07觀課記錄 資料夾中。


三、下週12/16(一)課程為「微試教+觀課實作」,請依底下安排進行。

(一)觀課者:需用反思性實踐的觀課議課理念(請閱讀學習革命的願景pp.219-239)及google雲端/學生學習行為觀察紀錄表表格請事先影印或直接用平板匯入使用

(二)教學者:請事先在群組告知同學【已經學習過的內容、將要學習的課本內容、預擬的學生能力現況

(三)學習者:需依照教學者的設定,現場擔任學生,與教師、同儕互動,展現聆聽、串連。

(四)流程:

16:15-16:45

微試教:第8組「大地如何變動?(組員上台輪流試教相同時間,合計30分鐘。)

學習者:第2、3、4、5、6、7組事先熟練已學習過的內容、分配預擬的學生能力現況

觀課者:第1組事先影印或直接用平板匯入反思性實踐觀課議課空白表

16:50-17:20

微試教:第3組「醃漬食品可以保鮮嗎?」(組員上台輪流試教相同時間,合計30分鐘。)

學習者:第1、2、5、6、7、8組事先熟練已學習過的內容、分配預擬的學生能力現況

觀課者:第4組事先影印或直接用平板匯入反思性實踐觀課議課空白表

17:25-18:05

微試教:第4組「動物如何求生存?」(組員上台輪流試教相同時間,合計30分鐘。)

學習者:第1、2、5、6、7、8組事先熟練已學習過的內容、分配預擬的學生能力現況

觀課者:第3組事先影印或直接用平板匯入反思性實踐觀課議課空白表

四、請第2組向師培中心借「攝影機腳架(要有雲台)」、滾軸型延長線;請同學帶筆電或平板、教科書與國小自然科學課本,我們要『真實授課』,也會錄影上傳平台提供討論。

2024年12月3日 星期二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小職前教師自然科學領域_11301_課堂教學的實踐2_微試教+觀課實作2_人類活動對環境有何影響?_結構式探究&5E學習環教學法&批判思辨教學//電可以產生磁嗎?_食譜式探究&5E學習環教學法&批判思辨教學//燃燒的條件與如何滅火?_結構式探究&5E學習環教學法&批判思辨教學

 20241203

同學好,本週作業如下:

一、教學者,請以小組為單位,「試教完成的修正成試教當天的」學生能力現況評估與教案設計,並於教案最後一頁敘寫「在影片與白板的撰寫中,對學生的發現、我當時的選擇,試教後的心得」於12/07(六)23:59前,上傳最新修改後的教案。

二、觀課者,請於12/07(六)23:59前,上傳個人觀課記錄於 07觀課記錄 資料夾中。

三、學習者,請於12/07(六)23:59前,請以小組為單位,選一節課,以A4敘寫「在學習中,哪裡覺得不懂?我當時希望有何種鷹架協助?試教後的心得」於12/07(六)23:59前,上傳至 07觀課記錄 資料夾中。


三、下週12/09(一)課程為「微試教+觀課實作」,請依底下安排進行。

(一)觀課者:需用反思性實踐的觀課議課理念(請閱讀學習革命的願景pp.219-239)及google雲端/學生學習行為觀察紀錄表表格請事先影印或直接用平板匯入使用

(二)教學者:請事先在群組告知同學【已經學習過的內容、將要學習的課本內容、預擬的學生能力現況

(三)學習者:需依照教學者的設定,現場擔任學生,與教師、同儕互動,展現聆聽、串連。

(四)流程:

16:15-16:45

微試教:第8組「大地如何變動?(組員上台輪流試教相同時間,合計30分鐘。)

學習者:第2、3、4、5、6、7組事先熟練已學習過的內容、分配預擬的學生能力現況

觀課者:第1組事先影印或直接用平板匯入反思性實踐觀課議課空白表

16:50-17:20

微試教:第6組「光有什麼特性和現象?(組員上台輪流試教相同時間,合計30分鐘。)

學習者:第1、3、4、5、7、8組事先熟練已學習過的內容、分配預擬的學生能力現況

觀課者:第2組事先影印或直接用平板匯入反思性實踐觀課議課空白表

17:25-18:05

微試教:第2組「樂器如何發出不同的聲音?(組員上台輪流試教相同時間,合計30分鐘。)

學習者:第1、3、4、5、7、8組事先熟練已學習過的內容、分配預擬的學生能力現況

觀課者:第6組事先影印或直接用平板匯入反思性實踐觀課議課空白表

四、請第1組向師培中心借「攝影機腳架(要有雲台)」、滾軸型延長線;請同學帶筆電或平板、教科書與國小自然科學課本,我們要『真實授課』,也會錄影上傳平台提供討論。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小職前教師自然科學領域_11301_課堂教學的實踐1_微試教+觀課實作1_人類活動對環境有何影響?_結構式探究&5E學習環教學法&批判思辨教學

20241127

同學好,本週作業如下:

一、請以小組為單位,「持續修改」學生能力現況評估與教案設計,於11/30(六)23:59前,上傳最新修改後的教案

(一)使用google雲端中06微試教 資料夾中的請複製使用-06-12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活動設計空白表-new

(二)使用06微試教「認知情意技能動詞」

(三)使用符合學習共同體的理念:

(1)教師的課堂三任務:聆聽、串連、返回。

(2)在課堂中讓學生透過協同學習、可視化、與自己、夥伴、世界對話。

(3)挑戰題應設計在ZPD的上緣,高成就學生不太會、低成就學生有機會成功的題目。這個上緣的題目和架構圖請先和我討論過再撰寫。

(四)寫10節架構,一節詳案即可(微試教當節,要做實驗、要準備足夠組別的實驗器材)

完成後,上傳PDF格式作業至google雲端/06微試教 資料夾中,檔案名稱為:「(最新日期)+第○組學習共同體下具素養導向的科學探究教案設計」。

二、各組單元內容如下:

第一組:燃燒的條件與如何滅火?

第二組:樂器如何發出不同的聲音?

第三組:如何保存食物?

第四組:動物如何求生存?

第五組:電可以產生磁嗎?

第六組:光有什麼特性和現象?

第七組:人類活動對環境有何影響?

第八組:大地如何變動?


三、下週12/02(一)課程為「微試教+觀課實作」,請依底下安排進行。

(一)觀課者:需用反思性實踐的觀課議課理念(請閱讀學習革命的願景pp.219-239)及google雲端/學生學習行為觀察紀錄表表格請事先影印或直接用平板匯入使用

(二)教學者:請事先在群組告知同學【已經學習過的內容、將要學習的課本內容、預擬的學生能力現況

(三)學習者:需依照教學者的設定,現場擔任學生,與教師、同儕互動,展現聆聽、串連。

(四)流程:

16:15-16:45

微試教:第7組「人類活動對環境有何影響?(組員上台輪流試教相同時間,合計30分鐘。)

學習者:第1、2、3、4、6、8組事先熟練已學習過的內容、分配預擬的學生能力現況

觀課者:第5組事先影印或直接用平板匯入反思性實踐觀課議課空白表

16:50-17:20

微試教:第5組「電可以產生磁嗎?(組員上台輪流試教相同時間,合計30分鐘。)

學習者:第8、1、2、3、4、6組事先熟練已學習過的內容、分配預擬的學生能力現況

觀課者:第7組事先影印或直接用平板匯入反思性實踐觀課議課空白表

17:25-18:05

微試教:第1組「燃燒的條件與如何滅火?」(組員上台輪流試教相同時間,合計30分鐘。)

學習者:第2、3、4、5、6、7組事先熟練已學習過的內容、分配預擬的學生能力現況

觀課者:第8組事先影印或直接用平板匯入反思性實踐觀課議課空白表

四、請第5組向師培中心借「攝影機腳架(要有雲台)」、滾軸型延長線;請同學帶筆電或平板、教科書與國小自然科學課本,我們要『真實授課』,也會錄影上傳平台提供討論。